汽车智能底盘,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风口”。
截至9月1日,多家汽车智能底盘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上半年财报,包括伯特利、拓普集团、中鼎股份及保隆科技等数家汽车底盘均实现了营收、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成为智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市场需求驱动增长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出口持续增长,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促销政策不断出炉,以及部分品牌的降价促销,都使得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持续火热。
伴随着这一良好发展趋势,多家智能底盘上市公司也站上了“风口”。主攻智能底盘系统的伯特利财报显示,从各板块销量,到市场开拓、新产品及新技术创新,再到产能布局,伯特利皆是赢家。作为国内发布并量产One-box集成式智能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伯特利智能新增线控制动系统5个量产项目及30个定点项目,为了满足客户对智能线控制动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第四、五条产线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第六条产线下半年建设完成。
面对市场需求的增长,多家智能底盘公司都感到了产能不足之困。中鼎股份自2016年全资收购德国空气悬架系统供应商AMK后,在持续为海外头部车企供货的同时,积极推动AMK悬架落地国内车企,并已经取得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的空气悬架相关产品订单,截至6月底其已获得订单总产值超过78亿元。“在完成AMK中国在空气共计单元产品组装及生产线相继落地后,公司将继续推动空气弹簧、储气罐等其他硬件自产项目的落地国产。”中鼎股份方面表示。
今年上半年,拓普集团旗下IBS项目、EPS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智能座舱项目获得一汽、吉利、赛力斯、理想、比亚迪、小米、合创、高合、上汽等客户定点。为此,自去年开始拓普集团在全国广撒网,重金投建,从浙江杭州湾到湖州,从安徽寿县到西安、重庆,再随特斯拉远征墨西哥,工厂建设的速度远不及订单的增速。同时,已经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形成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八大产品线的拓普集团,单车配套金额在今年上半年达到3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疫情防治措施的松绑,国际贸易恢复正常,各企业海外业务逐渐走高,其中拓普集团今年上半年间海外营业收入增速达35.42%,海外营收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4.24%。
作为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空气悬架供应商,保隆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空气悬架业务营收增速亮眼,营业收入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598.41%。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如今,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发展,从线控制动到线控转向、智能悬架等,国产替代正逐渐进入佳境。
在智能底盘领域,国内相关企业面临着起步晚、核心技术壁垒高、人才储备匮乏等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制约的不只是内燃机时代的动力系统,还包括制动、转向以及悬架在内的底盘核心技术。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是传统汽车的三大核心结构件,但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已经不复存在,底盘的智能化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线控成为实现“人机解耦”的关键,通过线控,将驾驶员的操作命令通过电子控制器传输给执行机构,替代来自方向盘、踏板等传统机械结构的连接和执行动作,因而具备了高精度、高安全性、高响应速度等优势。
现阶段,智能底盘主要包括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等组成部分。其中,作为目前产业技术储备相对成熟的线控制动领域,2022年博世一家就占据国内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位居龙头地位。但是,自2000年起,国内一些自主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相继启动线控制动系统的自主研发,2014年亚太股份开始着手研发线控制动产品,2018年伯特利开始筹备线控制动的量产,2018年拿森电子取得北汽新能源的订单开始量产,2019年英创汇智获得了东风乘用车的量产车型配套。
至今,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升级,外加供应链稳定、开发和市场响应快等优势,国内供应商大有后来者奋起追赶之势。其中,伯特利自2021年量产One-box类线控产品起,目前已搭载多款车型交付上市,仅2022年便实现为数十万辆车型进行配套。与此同时,拿森、同驭、利氪、格陆博等本土初创企业也均已成功量产基于Two-box方案的线控制动,实现了本土化的新突破。
融资利好产业发展
在市场驱动下,智能底盘赛道加速升温,而相关初创企业也在持续获得融资。
近日,汽车线控制动、悬架系统供应商京西智行宣布完成20亿元A轮融资。这是今年国内线控智能底盘赛道最新的一起投资,也是迄今已披露的金额最大的单起融资,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国内线控底盘领域已至少披露了十多起融资,获得融资企业包括格陆博科技、比博斯特、利氪科技、悠跑科技、千顾科技等,其中多家企业融资规模都达亿元以上。
从现实看,智能底盘升级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受益于智能电动化趋势,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线控制动的技术储备已相对成熟,未来 4-5年内其装配率提升将为智能底盘市场提供核心增量,而线控转向、空气悬架有望在2025年完成前装导入期。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加速配置智能线控系统,以提高品牌车型竞争力,2022-2025年线控制动市场有望以34%的年复合增速增长。因此,2025年国内智能底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以上。
“线控技术的落地会促进L3及以上智能自动驾驶技术迎来更快的发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杨彦鼎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智能底盘系统属于智能汽车驾驶中的“执行”机构,而线控底盘系统将大量的机械连接装置替换,转而通过电子元器件替代实现功能,大大提升了车辆智能化的程度。
“目前而言,中高端纯电车型以普遍应用电子液压制动EHB系统,尽管需要额外安全冗余装备,但智能线控Two-Box方案在短期内仍更为普遍,智能线控One-Box或在未来数年得到显著渗透率提升。”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近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本站总访问量8216441次

欢迎关注
江苏省汽车流通
协会微信平台

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 页面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9980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南京